-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文章归档
分类目录
链接表
Author Archives: miracleman
google新股亮相
s
于是,我用3个不同的价格投标购买15股:80美元、95 美元和125美元各买5股。Google将它的价格区从早先的每股108美元到135美元,调低为85美元到95美元之后,我也把投标价格降为65美元、仍美元和100美元。 最后的结果出来了:我以衍美元的开盘价标得八股。纳斯达克(Nasdaq)首曰交易的头一个小时内,我在98.63美元的价位卖出,扣掉手续费,净赚87美元,挺不赖的。我们还在决定拿这笔钱做什么用。捐给慈善机关?可以考虑。买比萨呢,有人附议吗? —《商业周刊》驻纽约电子商业编辑提摩西.马雷尼(Timothy J.Mullaney) Google急速窜升的人气,就要化为白花花的银子。自1998年创立以来,它的规模已经变得很大,大到发行股票能够募集数十亿美元;在收入激增的同时以股票换钞票,也是聪明之举。手边有点闲钱、想要投资的人,自然而然睁大双眼注意它的一举一动,深怕错过这场盛会。这就像乐透彩的累积彩金愈积愈多,投注站的人龙就愈排愈长。 不从流俗的这家新创科技公司千等万等,等了相当长的时间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财富》(Fortune)杂志齓这“可能是历年来最被人期待的证券发行”。前4个月,把Google当做搜索名词去过滤新闻,一点用处也没有,因为跳出一大堆条目,似乎每个人都在谈Google。互联网股引来的投资人关爱眼神,自1998年9月eBay股票公开上市以来不曾见过。投资人抢着掏出数10亿美元,给6年前还不存在的一家公司。 注:本文由深圳谷歌推广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google-guge.com/blog
行销高手
s
佩奇和布林对于一家既善良又出色的搜索引擎公司,始终共同怀有一幅十分清晰的构想。他们也强烈相信自己是对的,纵使那表 示其他每个人都是错的。 对自己深信不疑,所以他们坚定不移地度过了新创企业和强大对手.竞争激烈的阶段。但是现在,有人说,这可能成为一种 负担。 两位创办人所做的一些决定,使得IPO之路走得没有那么顺利。8月4日,Google在IP0前的文书操作中披露,它可能违反 了证券法:过去3年分配给员工和顾问2320万股以上的股票,没有依照联邦和州证券法办理登记。这可是不小的疏忽。虽然公 司提议按原价买回,但由于它的IPO价格较高,可能没人接受。 另外,在股票上市应该保持缄默的期间,佩奇和布林接受《花花公子》杂志访谈的内容却公诸于世.8月19日,Google说 ,美国证管会已经就《花花公子》的专访是否违反规定展开调查,因为该次访问谈到的公司信息,并没有包含在股票发行公开 说明书中。 美国证管会也告诉Google的法律总顾问,说它正考虑对他在软件公司聪明力量MmartForce)担任CFO期间的行为提出民 事诈欺诉讼。《纽约时报》指出,证管会调查这3件事,可能影响新股发行,也许会创下前所未见的先例。 “那是一种文化风险,”被Google击败的搜索引擎Excite的共同创办人乔•克劳斯(JoeKraus)说。“这里面的风险是,如 果他们相信,好构想的正式标志,是在人们告诉他们,那是蠢构想的时候。” 不过,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认为在《花花公子》眼中,“美国最新出炉的亿万富豪Google小伙子”布林和佩奇,学的虽 是工科,却也证明他们是顶尖的市场高手。 他们已经经由免费报导和口耳相传,建立起世界上最有名的互联网搜索引擎。现在,为数十亿美元的电子标售股票,接受 《花花公子》独家专访一事,更引来全球各地的媒体广泛报导。 8月13日,在投资人开始标购Google股票之际,有关他们的谈话细节,出现在各种媒体上面。到底时机纯属巧合,还是故 意为之,Google没有说明。两位创办人在4月接受访问,时间是在Google向证管会提交文件,说明它的股票公开上市计划之 前一个星期。 美国证管会要求Google修正访问稿中不正确或过时的地方,但没有要叫停它的IPO程序。证管会介入,引起更多媒体对那 篇文章的注意,尤其是在证管会以不同寻常的动作,指示将整篇文章加进公开说明书,以确保Google和它的承销商对里面的 文字负起责任之后。 设在北卡罗来纳州的网络营销公司关键字排序网 (Keywordranking.com)的副总裁安迪•毕尔(AndyBeal)接受《华盛 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访问时说:“他们不是十分擅长于运用媒体,就是运气好得出奇;总之,这件事对他们 有利。” “Google小伙子”的专访内容,有数百家网站转载,主要媒体也纷纷摘要报导,Google的品牌名称一而再,再而三,在 IP0展开之际, 蹦现在全球各地千百万台电脑用户和电视观众的荧屏上。 《华盛顿邮报》说,Google最后可能遭证管会惩蜀,因为违反禁令,在IP0之前发表谈话’炒热某支股票。但是证管会官 员也正在讨论关于缄默期的现行规定,研究是否放宽企业除了公开说明书,也与外界分享更多的书面信息的限制。证管会过去 曾经考虑更改相关的规定, 却因为其他的优先要务而搁置下来。 注:本文由深圳谷歌推广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google-guge.com/blog
有本事的google才能大声
s
科技公司不管规模或者市场力量有多大,都不敢转身背对华尔街, 自行其是。Google的两位创办人,却想做这样的事。他们舍传 统方式而标售上市新股,不但令华尔街损失千百万美元的承销收入,在和机构投资人见面时,Google更好像故意打破上市说明会 的一些不成文规矩, 有时显得轻率马虎、准备不周、油腔滑调,甚至傲慢狂妄。例如,问到Google和雅虎有什么区别时,这家 公司轻描淡写地说:“我们的产品比他们的好,下一个问题!” 正如同他们在“创办人的信”中明白表示的,上市公开说明会上, 他们真的不预测公司的盈余。传统的EPO说明会上,享有特别礼 遇的机构投资人,一向能够聆听到一般大众听不到的公司成长预测。 极少企业面对承销商磋商的DPO条件时能够一意孤行,“予取予求”。不必靠华尔街的推销词就能行遍天下的品牌,更是少之又少。 荷兰式标售法对发行公司、小额投资人都有好处,却不是每家公司都拥有像Google面对投资银行时那般的力量。 如果不是近几年来最重要的股票发行案,如果不是经营得那么成功,如果营收和盈余不是那么可圈可点,在那些批评者眼中,布 林和佩奇不会看起来那么嚣张。正因为有三两三,他们才敢告诉那些见钱眼开、衣冠楚楚的投资银行家应该怎么做。 Google希望用荷兰式拍卖法标售新股,向尽可能多的人开放它的IPO程序’承销商只能忍气吞声,亦步亦趋,否则就没机会参与 这件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科技业IPO,以及所有企业中第工十五大的IPO。 争相上门的承销商能够赚取多少手续费,也是Google说了算数—每股略高于238美元;如果Google以传统方式办理IPO,承 销商的手续费收入当为此数的两倍左右。估计Google节省的手续费支出高达1600万美元。 著有《投资IPOs》(Investing in IPOs) —书的分析师汤姆•陶利 (Tom Taulli)表示,Google标售股票是前所未见的举 动:“他们会走这条路,对我来说是一大震撼。看起来,他们是那么优良的客户,承销商一定会为他们做任何事情。这宗IPO的 每一件事情,都不平凡。” Google不是采用标售法销售股票的第一家公司,但是以前选用这种标售法的IP0,规模太小,无力搅皱一池春水,或者威胁到 华尔街的既得利益。而Google的IP0规模太大,不容华尔街忽视,且知名度高,有能力改变一切。 注:本文由深圳谷歌推广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google-guge.com/blog
google与狼共舞
s
事实上,从Google向证管会提交的上市申报文件,看得出它并不以转型为股票公开上市公司为喜。尽管股票上市可以带进大量资 金,却不得不披露远多于从前的财务和营运细节。本来可以秘而不宣的策略与战术,突然之间必须摊开在众目睽睽之下,往往令 上市公司无可奈何。 感觉上,Google就像在自家后院玩耍的孩子,猛然被拖到大街之上,心不甘情不愿,一路上又踢又叫。 公司CEO史密特说,股票未上市是Google最大的竞争优势之一。 他但愿保持原状:“Google上市之后,我就必须回答你的问题。 ” Google 的竞争对手当然很想知道它的财务和内部管理是怎么做的,以及做了哪些事情。 再说,IPO程序很花时间,公司的管理阶层容易分心,没办法将所有的精力放在经营企业上。佩奇和布林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待在 山景市的总部,梦想着用什么方法去改良Google的技术,而必须西装革履,前往纽约和旧金山向IPO投资人推销他们的公司。 Google大可不必像以前的数位前辈那样,藉发行股票筹募资金。自1999年以来,这家公司已经募集到4000万美元,主要的金 主是美洲杉资本公司和柯伯高拜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and Byers)。而且,史密特透露,Google拥有够多的 现金,足敷目前的成长趋势之所需;当然如果Google想要收购其他公司,那又另当别论。 过去,企业界也经常把公开发行股票当做一种营销策略:告诉全世界,你的股票就要流入公开市场,顾客和投资人当然会注意 到这件事。可是Google也不需要这么做,因为一段时间以来,在成功故事少之又少的科技圈,人们除了把Google挂在嘴上,再 也没别的事好谈的。 Google早就名闻遐迩。 既不为名,也不为钱,Google何必一头栽入喜怒无常的公开市场, 任令股价随波浮沉?股票上市公司不管多么受顾客或投资人 宠爱,一旦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股价很可能应声而倒,暴跌不止。如果不想为这些事情烦心,就无须把股票推向市场。 佩奇和布林却没有太多的选择。原来,手上握有Google股票的创业投资公司和早期的金主,想要找个“出口”,功成身退。他们 希望趁股票公开发行之便,将持股转让给别人接手,实现已经获得的利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能怪他们?毕竟他们投资的钱 ,已经增值了数百倍、数千倍之多。几年前投资的1000多万美元,现在己有高达数亿美元的价值。 因此,公然声称不当恶魔,不使坏的佩奇和布林,几年前向外部投资人募集资金时,其实已经开始与狼共舞。现在,他们没办法 期望时光倒流。 注:本文由深圳谷歌推广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google-guge.com/blog
不重蹈覆辙的google
s
Google股票上市,可能引爆IPO热潮,就像1980年第一家重量级的生物科技公司基因科技(Genentech), 1995年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网 景通信(Netscape Communications)、1998年首批电子商务公司之一eBay股票公开上市那样。 这是4年前.com公司泡沫爆裂以来,第一出科技IPO大戏。科技业的IPO沉寂了那么长的时间,怪胎经营的公司终于卷土重来,力图 一雪前耻。一般预料,这也将是互联网公司中,金额最大的IPO,股票市值估计超过250亿美元。Google股票上市掀起的热潮,不免 让人想起20世纪90年代末.com公司新股上市至少飞腾一段时间的热闹景象。 20世纪90年代末,不少新上市科技股,公开交易第一天股价大涨,最后却以悲惨的结局收场。Google看过无数企业和同行以股换 钞之后,账面财富转眼间灰飞烟灭。它不想重蹈90年代末的覆辙。 乍看之下,Google股票上市的确很像当年.com公司狂热期间的翻版:每一家准备上市的硅谷公司,不总是吹嘘自己如何天下无双 、这个世界如何将因自己而更加美好?那场盛会已经烟消云散,留下满地破碎而空虚的美梦。 仔细观察,Google和它们的确不同。Google是股票公开上市的第二代网络公司,极少新创.com公司像它那样,股票还没上市, 已经有了扎实的营业收入和盈余、忠诚的顾客基础、坚稳的经营计划、强大的竞争优势。 Google因为获有利润,所以度过2000年的.com公司风暴。这家公司雇有两千多名员工,每天处理2亿次的网络搜索,其中1/3 以上在美国。它的搜索目录涵盖40亿页网页,而互联网上估计有100亿页网页,所以布林和佩奇还在想方设法扩张他们的数据库 。2003年,这家公司超越雅虎和微软MSN,成为最受欢迎的搜索引擎。 Google早已打造好一款无数人爱用的搜索引擎,产品家喻户晓,几乎每个人都在使用。它在市场上居于龙头老大的地位,品牌 名称有如偶像符号。它不只壮大为科技巨人,更成为上网族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以及一种通俗文化现象:”google” 一词变成 通用动词,googling和上网搜索信息画上了等号。 这些景象,1995年股票上市大为轰动的网景根本比不上。网络泡沫高潮期间,许多.com公司能不能赚钱,八字还没一撇,便 抢着上市。 它们发行股票,当然是为了募集营运资金。 Google却不缺钱,银行存款多的是。它的业务基本面十分良好:从2001年以来就一直赚钱。它虽然提供免费的信息查询服务, 不只能在茫茫网海中迅速找到资料,也使出聪明的策略,能让自行上门的消费者刊登广告。Google的拿手绝活,是把一般网络 搜索回的杂乱结果理出头绪,依相关性的高低排列,然后再根据用户选定的关键字词登出相关广告。这真是再妙不过的生意。 广告收入源源不绝而来,是Google赖以维生的经营模式。营业额因此不断飞增,2003年高达9.619亿美元,比前一年激增177 %,营业利润为3.4亿美元,净利为1.65亿美元。如果不考虑Google视为费用支出的员工认股权,税前利润率高达60%。 获利那么高,资本支出却不多,Google手上当然抱满了现金。2004年3月31日,Google的现金资产多达4.55亿美元,高于20 03年底的3.35亿美元,以及2002年底的1.46亿美元,而且将来可望继续成长。 注:本文由深圳谷歌推广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google-guge.com/blog
google跳过中间人推动网络民主化
s
荷兰式标售法和典型的股票公开发行方式大异其趣。一般热门股上市,经常在华尔街力量强大的投资银行和大型机构投资人“共谋”之下, 由承销商以很低的价格,从发行公司手中把所有的股票买走,再于股票开始交易之前,卖给和它们关系特别密切的有钱客户。等到在公开市场的第一天交易,股价总是大涨,那些客户自然赚进可观的利润。 Google 一反传统,不走别人走过的老路,主要是为了排除投资银行扮演的中介角色,跨过受投资银行和机构投资人宰制的一般IPO程序,推动网络民主化,营造更为公开和透明的环境,让经常被排拒于门外的小额投资人,取得相同的立足点,享有同等于大型机构的机会,也有直接、公平的渠道买到它的股票。 平等对待所有人的荷兰式标售法,将股票开放给想买的任何人,可以确保小额投资人的权益。佩奇和布林在申报书中说:“我们的IPO务求程序公平,将投资小户和大户同时包含在内,这件事很重要。” 早在2003年,红得发紫的这家互联网公司,就禁止投资银行家造 访它的办公处所。现在,又宣布利用拍卖的方式直接发行股票,让不曾买过股票的小额投资人,和人际关系良好,多年来在市场上操作动辄赚 赔数百万美元的大型基金经理人,一样能够如愿以偿。在此同时,中间人的功能式微,华尔街再也赚不到平常能够赚进的丰厚手续费。 打破投资银行垄断IPO的局面,把价格交由市场上所有的潜在买主订定,也有助于股价稳定。布林和佩奇说:“为Google和它现在的股东得到好结果,也很重要。我们的目标,是股价能够反映Google的公平市场价值,而且随着我们的业务和股票市场的变动而理性地波动。” 这让我们想起网络拍卖商eBay的经营理念,是将市场的力量交回给个人,不是让大公司独享,所以能够建立一个高效率和公平的环境。 汉鼎公司(WRHambreclit&Co.)的共同创办人比尔•汉布雷克特(BfflHambrecht)说,他协助说服布林、佩奇和CEO史密特,同 意以网络式标售法发行股票。他表示,和传统的发行方式比起来,理论上,标售股票应该更能准确地决定一家公司的股票价格,而且股价更为稳定。 汉鼎等鼓吹标售法的公司所设计的荷兰式标售法,可以同时反映散户投资人和投资大户的实际需求,得到接近股票真实市场价值的价格。 这么一来,由市场集体智慧订定的股票价格,己经反映上市交易首曰的 大涨走势,布林和佩奇相信这样能将高科技业中其他热门股身受其害的不合理性期望,以及忽起忽落的股价涨跌周期缩减到最小。 1999年以来,汉鼎公司以所谓的“开放IPO”(OpenIPO)标售法,承办10件新股上市,募集到3.428亿美元。这10家公司的股票,上市交易首日,价格平均上涨2.7%。而传统的IPO则往往在第一个交易日会大涨。根据彭博公司(Bloomberg)的资料,2004年第一季美国37 家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第一天交易价格平均涨幅高达15.5%。2003 年, 73家股票上市公司第一天股价平均上涨10%。 从交易首日股价大涨,可以判断传统的IPO订价失真,不能反映真实的需求。股价急剧上涨的利润,落入和投资银行关系特殊的大客户口袋中。股票标售法则可将发行公司该得的钱还给他们。 这次发行股票,Google没办法完全排除投资银行,聘请了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投资公司(CSFB)和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担任主办承销商,办理标售作业。不过,Google也选上旧金山的银行汉鼎公司参与此事。 汉鼎公司是8家副承销商之一,69岁的共同创办人汉布雷克特,在倡导荷兰式标售法上,着力甚多,但是该公司承办的标售式IP0规模较小,多在一亿美元以下。Google本大可不必找来规模相当小的汉鼎公司。这么做,更足以显示Google不同于一般公司。 汉鼎公司1999年2月承办有史以来第一件互联网标售式IPO,替拉文之屋葡萄酒公司(Ravenswood Winery)卖出100万股股票,募得 1 160万美元。 注:本文由深圳谷歌推广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google-guge.com/blog
google以荷兰式标售法发行股票
s
Google是以修正后的荷兰式标售法(Dutch auction)发行股票。这种标售方法的名称,源于荷兰的一种花卉拍卖方式。过程如下:Google 和承销商先设定价格范围,决定如何分配股票。经审核认定合格的任何个人(限美国人),可以依据他们认为的公平价位,出价表示愿意支付多少钱购买一股股票,以及想要买进多少股(最低五股),将标单通过互联网、电话或者传真机,送交承销商。 所有的密封式标单收齐之后,标售管理人接着计算能把所有股票都 卖出的最低价格(称作结算价〔settlement price〕)。等于或高于结算价 的标单,一律依照结算价得到配股。如果申购人多于供应筹码,则按标价及时间先后配股。 举例来说,假设标售10股股票,20个人来竞价,其中15人出900 元各买一股,另外5个人出999元各买一股,那么出999元的5个人和出900元的头5个人得标。不过,10个人都只各付900元。也就是说, 所有的得标者都按最低得标金额付款。以Google的例子而言,假设投资人出价B5美元购买,但最后的结算价定为85美元(实际上正是如此),那么只要付衍美元就能买到它的股票。 这种方法和Google —贯的作风完全吻合。这家公司使用的“广告字”(AdWords)广告刊登办法,也是由广告主竞标,购买特定关键字词搜索结果网页上的最高位置。“Google解疑”(Google Answers)则由用户自订价格,付费请研究人员回答问题。 注:本文由深圳谷歌推广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google-guge.com/blog
google世纪大拍卖
s
办理新股上市的十诫,全给他们打破了。……上个星期在旧金山的股票上市说明会上……关于他们的成长策略、投资他们股票的优点或者业界概观,他们连一张幻灯片也没有。有人请他们比较自己和雅虎(Yahoo!),他们只说:“我们的产品比他们的好,下一个问题!” ——胡希克资金管理公司(Husic Capital Management) 投资组合经理汤姆•怀曼(TomWyman) Google公开发行股票,是2004年最受瞩目的金融交易之一,吸引的注意,远多于一般的股票上市案。需求之热络,更是后.com公司时期所仅见。 这款最多人爱用的互联网搜索引擎,新股上市造成大轰动,部分原因在于才五年多的时间,它就已吸引到千百万的爱好者。而且, 这是.com公司泡沫高潮爆裂以来,首宗大型互联网相关股票发行案。 另一个原因,是它发展超酷、白手起家、小毛头也能摇身而为大富翁的形象。 Google发行股票引起众所瞩目的最大原因,则是它决定采取的发行方式迥异于寻常。好像刻意要强调与众不同,维护它那别具巧思和破旧立新的美名令誉,Google堂而皇之舍弃传统的IPO程序,改以不常见的公开招标方式售股,将股票直接配给投资人。这是历年来IPO方式最奇特的公司之一,也是以标售方式上市股票,规模最大的实验。 注:本文由深圳谷歌推广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google-guge.com/blog
google向旧框框说不
s
“Google是不从流俗的公司。我们也不打算成为那样的公司。” 2004年4月29日,世界第一的网络搜索引擎Google终于下定决心,准备首次公幵发行股票(IPO),共同创办人佩奇和 布林写了一封信给准投资人,开门见山第一行说了这么一句话。 如果你回顾这家公司和创办人的历史,再看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风格,绝对不会感到惊讶。布林和佩奇从来不怕颠覆 既有的制度,这次也不例外。Google发行股票的过程,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不断试探能把成规打破到什么程度。 Google向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申报新股上市,提交的文件,内容不只有法律术语,也包含老妪能解的通俗文字,充分流 露Google那尽意随心,以及充满自信的豪言壮语。从字里行间,看得出这家公司的创办人是在以独树一帜的方法,经营 科技业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跳脱常规的作风,在描述它的企业结构,以及股票公开上市计划的整份申报文件中四处可见。打开这份文件,首先跳入 眼帘的,是创办人写的一封公开信,名称是“创办人的信”,副题为“给Google股东的’业主手册’”。里面强调他们推动 股票公开上市的矛盾心情,并且表示,决心掌控公司的未来发展,即使可能疏离投资人,也在所不惜。 在这封少见其匹、充满理想色彩的信中,佩奇和布林说:”Google这家股票未上市公司,整个演进过程,是以不同的方 式管理的。”但是, “大众持股的企业标准结构,可能危及(管理阶层的)独立性和专一心思的客观性,而这是Google 以前经营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认为这也是将来最根本的要素”。 因此,虽然Google是在电脑科学的神经中枢桂谷这块地方,运用新科技经营事业,却决心维持公司原有的独特性格, 继续以老法子,像未上市企业那样经营。他们想到一种方法:设计双层股票结构,将股票分为A、B两类。向外部投资人 公开发行的A类股,每股只有一票的投票权,管理阶层手上的B类股却能投十票。 这么一来,持有约三分之一B类股的创办人,以及重要内部人, 就算失去多数股权,也能持续掌控公司的命运。这种结 构在股票公开上市公司相当少见,也遭到主张优良公司治理者的责备。他们认为,大量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是不民 主的做法。 但是特别附加的“业主手册”明白表示,Google准备改写每一项 规则,不把优良公司治理的公认传统标准,以及经营股 票上市公司的许多基本准则放在心上:除了稀释新上市股票的投票权,他们也不重视财务季报;不会为了满足华尔街, 而“管理”单季的盈余数字:不玩粉饰账面,维持财务业绩稳定的游戏;不准备提供业绩预告,髙层主管不会向分析师和 投资人发布营业额和收益预测数字。 这些话,髓得像芙蓉出水,尤其是在不少碰刻雜弄斜十账目, 将财射艮表雨导晦灘解,上下其手蒙爾余报告的此刻。 采用双层股票制的部分用意,是要确保Google不致屈服在常见的机构投资人施加的压力之下,只求短期的成果,忽视 长远的发展。这是当代大部分股票公幵上市公司经理人的梦魇。部分原因是用以维护创办人«的箴言:‘‘不使坏” (Don ‘t Be Evil)和”对世界尽一己之责”。 坚持“不使坏”的企业伦理道德,是它的十大信条之一,视之为十分重要的核心价值与策略,并在公开说明书中用一般企 业的行为守则或使命声明难得一见的清晰语气,表达庄严的承诺。Google在伦理道德方面的自律与承诺,大部分企业很 难望其项背。 股票公开上市,将使佩奇和布林摇身而为巨富,但那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十分清楚自己所做的事情,背负着重大的社 会责任。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发布于上市申报书附力卩的信件中,语气听起来像是沃伦•巴菲特(WarrenBuffett), 不像多纳德•川普(DonaldTrump)。 虽然历史不长’ Google却一肩挑起‘‘让世界更美好”的使命。他们说:“搜索和整理世界上所有的信息,是极其重要的 任务,应该由值得信赖和热心公益的公司去执行。我们相信,运转顺畅的社会,应该有充裕、自由和公正的渠道,取得 高品质的信息。Google因此对这个世界负有责任。” 两人将继续担任共同总裁,所有重大的决策继续维持投票控制权,不怕牺牲短期的利益。为了经营一家“对世界做好事 的公司”,他们将放长眼光,就算赚得10亿美元的长期计划只有10%的成功几率,他们也会无怨无悔,放手去做。 他们说,20%的研发计划会失败,但Google保留冒大险、犯大错、不怕失败的权利,愿意花钱冒险推动新的尖端计划, 即使短期盈余降低也在所不惜,以确保公司走在竞争对手的前头。 为了孕育创造力,他们将继续鼓励员工花20%的时间,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构想,而不是听命行事,做上级指定的项目。 远近驰名的员工亲和文化,是不能让步和碰触的禁地。它会继续给员工优渥的福利,不愿意像许多公司着眼于改善盈 余,大砍员工福利支出。 他们坚持,这家二千余人的公司,不会一味讨好金融市场,而改变特有的企业结构。他们打算继续和CEO艾立克•史密 特(Eric Schmidt)依“三头政治”的形式,共负管理之责,不釆用传统的CEO制。 [...]
充满聪明和自信的google创始人
s
1993年,从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踏进斯坦福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自信便展露无遗。19岁的他,比电脑科学硕士班的其他人小两岁,却是班上成绩顶尖的学生,而电脑科学又是美国竞争最激烈的学科之一。 在哈里纳瑞扬记忆中,布林是斯坦福最聪明的学生之一。两人在共同研习室的隔间埋首做功课,正好是左邻右舍。 1994年,哈里纳瑞扬得意洋洋地向布林炫耀,说他刚买了一台新电脑,安装有最新版的微软Windows。布林却泼他一盆冷水,不但说微软“糟透了”,还跑到他的公寓房间,把Linux装进他的电脑。Linux 是一套免费的开放源码操作系统,当时很少人听说过。 哈里纳瑞扬目前服务于一家创业投资公司,接受圣何赛《水星报》 (Mercury News)访问时说:“他就是那么自命不凡。他很清楚自己的脾气。” 布林甚至拿哈里纳瑞扬吃素的习惯开玩笑。哈里纳瑞扬家一向吃素,布林语带嘲讽地说,他一定不知道肉有多香。一天晚上,布林到哈 里纳瑞扬的公寓,用烤箱烤了一尾鱼,加一点柠檬,端给哈里纳瑞扬吃。 哈里纳瑞扬果然破戒吃了。 从微软到饮食,布林似乎老是爱向现状挑战。 连初次闯进网络世界,布林也是那么莽撞冒失。他做了一个应用软件,不断造访《花花公子》(Playboy)杂志的网站,搜寻最新的图片, 下载到他的电脑,作为屏幕保护程序。一位同学说:“那是1993年底的事,也是我所知浏览网络的第一个程序。” 一位女学生后来表示不满, 布林才不得不移除养眼的屏幕保护程序。 1979年,布林五岁时,举家从莫斯科移民到美国,长大后进马里兰大学攻读数学和电脑科学。父亲迈克尔•布林是马里兰大学的数学教授,已经教了25年的书。“他不曾上过我的课,”迈克尔•布林向马里兰大学的独立学生报The Diamondback说。”但是同事说他是个好学生。” 迈克尔又说:“他数学很行。中学的时候,他们替他和成绩比较好的一些学生找了个特别老师来教。”谢尔盖大约提早一年结束学业,马里兰大学同意录敢他。 以优等成绩拿到电脑科学和数学理学士学位后,谢尔盖继续前往斯坦福深造,因此认识后来事业上的伙伴雷利.佩奇(Larry Page)。 佩奇在芝加哥长大成人,梦想起于六岁,那时就爱上电脑。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念书时,曾经利用乐高积木做出可编程绘图机和喷墨打印机。父亲任职于同一所大学,担任电脑学教授。 进入斯坦福大学后,佩奇一些古怪的念头和天马行空的点子,每每令同学瞠目结舌。1997年,他曾向朋友琼•柯莱恩柏格(Jon Kleinberg)透露一个想法:“用激光束进行无线通信才正点。湾区经常晴空万里。我们可以把激光束架在屋顶上进行通信……” 佩奇的雄心壮志,也令斯坦福那时的顾问赫克脱.加西亚一莫里纳 (Hector Garcia-Molina)惊讶不已。直缠着他,要求给他的搜索原型更多的好用来抓取网络上的资料。佩奇曾经说服莫里纳,让他到富来(Fr)电脑产品卖场,购买便宜的零部件,自行组装更多的硬盘。 根据《水星报》的描述,莫里纳相当不解,说:“可是,雷利啊, 你已经把斯坦福的资料全抓了下来。到底还要再抓多少才够? ”佩奇脸不红气不喘地回道:“每一样东西都抓下来。” 1995年夏,被斯坦福教授杰夫•艾尔曼(Jeff Ullman)形容为“有点像狂人”、“不喜欢照规矩行事”的布林,奉命带新来的研究生佩奇, 利用周末时间认识校园。两人起初互相看不顺眼,但很快就发现,他们也有共同的兴趣,都迷上称作“互联网”的一种新兴科技。 电影《星舰迷航记》(Star Trek)给了他们启发:下一代的电脑应当有问必答。胸怀远大梦想的两位年轻小伙子知道,合两人之力,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他们着手研究一套好用的信息查询系统。1998年,两人办理休学,搬进加州一间车库,创设Google公司。 到了需要创业投资公司挹注资金的时候,好几次的重大行动上,他们依旧不改本性,敢于直捋创投公司的虎须。有一次,他们退回交易条件,说创投公司计算员工认股权组合时算错了。据说美洲杉资本公司 (Sequoia Capital)的合伙人迈克尔•莫里茨(Michael Moritz)摘下眼镜,说:“看来,我是在和数学魔术师打交道!” 20世纪90年代末,佩奇和布林专注发展竞争对手视之为“鸡肋” 的搜索业务。1999年,他们封杀一个小组的500万美元市场方案,说宁可依赖口碑;这个小组的成员包括可口可乐的行销大将。他们力排众议,主张不把横幅广告塞满网站,代之以斯巴达式的简洁主页。这些想法,全都扣篮得分。 佩奇2003年接受《水星报》访问时说:“我想,我们一向习惯于打破规则。” 注:本文由深圳谷歌推广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google-guge.com/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