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引起隐私保护上的关切,Gmail却像病毒一样,不需要广告就蔓延开来。这个过程中,由于限量试用,Gmail账户成了热门商品,意外给某些人创造从中获利的“商机”,并且掀起一股迷你狂热,产生一种新的网络现象,叫做账户交易(account trading)。渴望拥有Gmail的人,愿意拿钱、度假,以及其他千奇百怪的礼物,交换别人的开户邀请。
2004年5月,Google只提供儿千个Gmail试用账户。想要试用的人,必须有人邀请才行。拥有Gmail账户的人,可以邀请朋友试用Gmail。 这些数量有限的“邀请”,被人用来交换各式各样的东西,例如到迪拜度假两夜,一切费用全包,或者交换旧金山的明信片,或者只是一句“好心有好报”的感谢词。
《纽约邮报》(New York Rjst)报导,有位Gmail用户,要求来张“免费冰淇淋或食品兑换券,或者自拍演唱会DVD”,另一位则要求捐赠三美元给当地的动物救助团体。
Gmail账户在英国eBay上面的叫价高达75英镑,在美国通常只要2到5美元就能买到。不少全新的交易网站应运而生,供人交换一些小东西。
英国《周日先锋报》(Sunday Herald)的一篇报导低22岁的肖恩•迈克尔斯《ean Michaels),听朋友谈起拿不到Gmail的试用账户,懊恼 不已。他也觉得,到eBay等网站买Gmail账户,感觉上很不对劲,于是想到像Google那样,也做一点令人高兴的怪事:在加拿大家中经营 “Gmail 交换网”(gmailswap.com),供人交换 Gmail 账户。
他鼓励上站网友对于交换物品,尽量发挥创意,做一些好玩的事。结果令他吃惊。他发现,人们彼此十分真诚和善良。6月底,每天有2 万名新会员加入”Gmail交换网”,总共浏览50万页次。他看到最有趣的交换方式,是住在伊斯坦布尔的一个人,张贴地毯照片’说愿意从土耳其送地毯给邀请他试用GmaO的人。
急着试用Gmail的人,前往”Gmail交换网”之类的论坛碰运气。Gmail的试用者,有时拿他们还没使用的邀请函,交换”某些正当的东西”。他们赢得别人的衷心感激,或者换来巧克力饼干、色情图片,甚至男朋友。也有人前往人气鼎盛的在线分类广告网站CraigSliSt.0rg,悬赏征求Gmail的试用邀请。
Google表示,期望2004年底前能对所有的人开放使用Gmail。发言人黛比•弗罗斯特(Debbie Frost)说:”Gmail证明是Google大受欢迎的锦上添花之作,但是和我们所有的产品一样,必须先请一些人试用 一阵子,看看它运作得好不好。别愁,它会普及的。”
注:本文由深圳谷歌推广编辑,是一家google代理商,专提供谷歌推广,官方网址:http://www.google-guge.com